• 欢迎光临衡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 【学风】:勤学苦练 自强不息;
  • 【校风】:和谐文明 尊师爱生 【校训】;
  • 【学风】:勤学苦练 自强不息;
  • 【校风】:和谐文明 尊师爱生 【校训】;

国家第二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创新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布时间: 2015-07-14 15:20:39】  【来源:郝艳宁】  【点击量:

创新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河北省衡水职教中心  郝艳宁
 
中学数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生不断进行观察、思考、研究问题的动力,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促进创新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要善于设置及悬念。课堂上若能巧妙设计悬念,则可“一石激起下层浪”,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火花。其次,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自觉思维、潜心思考、积极探索,就会创造出奇迹。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寻找数学问题,探索思考、自我设计、自我解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提问、相互启发,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关键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使这条主渠道畅通,就要采用科学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课堂中采用了集体研究式教学模式,全面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特性、严密性。
(一)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加强解题速度的训练。就是教师安排学生的思维活动,要有时间要求,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以某种速度进行。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转换机智。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元”的变换、形的变换和数形转换的好题材。
(二)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的一种良好手段,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能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存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其逐步掌控举一反三的本领。
(三)      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在课堂上故意留点疑问、布设陷阱,让学生发现矛盾,反而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设置教学陷阱,让学生在出错中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
在概念、公式的理解上巧设陷阱。数学中的概念、公式等内容的表达十分严密,学生往往只记住结论,忽视内容,容易出错。学生在运用相近、易混的概念时,常犯张冠李戴的错误。教师要在学生的思维定势处巧设陷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让学生出错,甚至要自己敢于“出错”,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错误中加深对概念、公示的理解,在错误中完善思维。进过反复训练,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较好的锻炼、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在新课改的教学课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主动提出数学问题,并主动探求知识、解决问题。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播、发展知识,还在于孕育和发展社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通过新课程的改革、我们的数学课有了温暖的人性和情感的交流。学生在课堂上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特别是精神上的满足。在创新教育学习活动中处处充满着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