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石川
王石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13
  • 关注人气:6,6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立方比赛什么

(2025-09-19 08:10:10)

冰立方比赛什么

冰立方,作为一项独特的室内冰上运动,近年来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备受关注。它不仅是一项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竞技项目,更是一场视觉盛宴与科技挑战的结合。本文将从冰立方的起源、比赛规则、竞技特点以及科技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让读者对这一冰上运动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冰立方的起源与发展

冰立方起源于19世纪末的加拿大,最初是一种娱乐活动。20世纪初,冰立方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竞技运动。1976年,冰立方首次被列为冬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冰立方已成为一项具有较高观赏性和竞技性的运动。

二、冰立方的比赛规则

冰立方比赛分为单人赛、双人赛和团体赛三个项目。比赛场地为长宽各为12米的冰面,比赛时间为3分钟。比赛过程中,选手需完成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以得分高低决定名次。

1. 规定动作:包括跳跃、旋转、滑行等基本动作,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自选动作:选手可自由选择动作,要求动作难度较高,以展现选手的技术水平。

3. 判断标准:评委根据选手动作的完成度、难度、创新性等因素进行评分。

三、冰立方的竞技特点

1. 技术性:冰立方比赛要求选手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包括跳跃、旋转、滑行等动作的完成度。

2. 观赏性:冰立方比赛中的跳跃动作,尤其是四周跳、后外点冰三周跳等高难度动作,极具观赏性。

3. 创新性:冰立方选手在自选动作中,可自由发挥,创造出独特的动作组合,为观众带来新鲜感。

四、冰立方的科技应用

1. 冰场建设:现代冰立方比赛场地采用高科技材料,确保冰面平整、光滑,为选手提供良好的竞技环境。

2. 评分系统:冰立方比赛采用电子评分系统,提高了评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 录像回放:比赛过程中,可对关键动作进行录像回放,为评委提供更准确的判断依据。

冰立方作为一项独特的室内冰上运动,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竞技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未来的发展中,冰立方将不断创新,将科技与竞技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比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冰立方将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水立方将变身冰立方,2022年冬奥会有哪些值得期待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首都滑冰馆、首体综合馆5个改造场馆已经初步形成改造方案,年底前将陆续开始改造。“水立方”将通过在游泳池里架空结构变为“冰立方”。

虽然没有去过“水立方”,但是当年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在里面取得的成果依然历历在目。郭晶晶、吴敏霞等众多跳水健将的风姿还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水立方”在后面的几年成了北京的另一个标志性建恐,它在人们心目中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和“鸟巢”一样。但是使用率却是不高。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召开,是北京的一件盛事,也是全国的一件盛事。毕竟这种世界性大型的体育盛会,不是你想开便能申请得到的。中间有国力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才有可能申得到的。

世界各地体坛优秀的人物会聚到北京,我们当然有所期待。期待北京的环境越来越美,期待中国健儿取得更好的成绩,期待各国友人能对我国有美好的印象,更期待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四年后,“水立方”变成“冰立方”,相信又是一个新的标志性建筑,里面一定又会展示许多精彩的赛事,那些多年如一日训练的运动员们挥汗如雨,一定无悔自己的青春。

盛事之前,相信我们将最美的风采展示出来,让世界人民越来越喜欢上我们古老而又新潮的中华文化。

冰壶比赛规则详解

2月2日晚8时,熟悉的苏格兰风笛声在“冰立方”响起,北京冬奥会的首场冰壶比赛拉开战幕,中国代表团也在这里迎来本届冬奥会的首秀。在冰壶混合双人小组赛首场比赛中,中国组合范苏圆/凌智战至加局,方以7比6险胜平昌冬奥会银牌得主、瑞士组合佩雷/里奥斯。

巧合的是,四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中国冰壶混双的揭幕战对手同样是佩雷/里奥斯。那场比赛王芮/巴德鑫则与瑞士组合加局决胜后憾负。这场比赛的过程如四年前一般胶着,但这一次却是更加年轻且搭档以来从未亮相过国际大赛的范苏圆和凌智笑到了最后。

相比已配合两个奥运周期的佩雷/里奥斯,在冬奥会前不久才搭档的范苏圆和凌智反而是场上更快进入状态的一对组合。虽然凌智坦言“开场还是稍微有一点点紧张”,但是在佩雷/里奥斯失误的较多的情况下,两人在第二局和第三局抓住机会连续偷分,并以3比2领先对手进入中场局休。但在局休后的第五局和第六局,范苏圆的最后一投都略有失误,瑞士队也得以将比分反超。但此时的范苏圆和凌智的情绪却并没有被比分的变动所影响,不仅在接下来的两局稳住阵脚将比赛拖入加局,而且在加局中也多次打出好球。

“耐心”可谓范苏圆和凌智本场比赛的关键词,在这场比赛中,他们在比赛前半段专心打好自己的球,静候对手出现失误。而在比赛后半段出现失误的情况下,两人也并未急躁,而是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后续比赛中。“有好球也有失误,”凌智如此总结自己与范苏圆的首场比赛,“自我调整得还可以,在失误之后没有急躁还是互相鼓励,用失败过的线路打出了一个最精彩的球。”而用范苏圆的话来说,冰壶比赛的魅力也正在于此——看谁抓住机会多,看谁失误得比较少。

在承担着中国代表团首秀重任以及在挑战平昌冬奥会亚军得主的压力之下,范苏圆和凌智在失误时仍能稳住阵脚,且依旧敢于再次挑战此前失误过的线路,让人印象深刻。据范苏圆透露,在赛前两人就已对战至加局、比分起伏的状况有所准备,因此在场上方能显得波澜不惊。

虽然冰壶是一个历来看重经验的项目,但作为一对国际赛场上的全新组合,范苏圆和凌智的“新”也意味着打法和风格上的陌生,同样也给他们的对手们带来了一些挑战。但范苏圆和凌智却对佩雷/里奥斯并不是完全陌生。在2021年的混双世锦赛上,凌智与原搭档杨莹曾经以8比6战胜过佩雷/里奥斯,这也让他在备战时更有底气。“我还是比较了解他们的,我们为了打他们做了很多准备。”这样的准备不仅仅在于熟悉对手的技战术与打法习惯,凌智甚至连佩雷和里奥斯场上的脾气和性格都有所了解。

在首秀告捷之后,中国队于2月3日早间迎来循环赛第2个对手澳大利亚队,并以6比5力克对手,两战皆捷。四年前,王芮和巴德鑫曾经在平昌无限接近冰壶混双领奖台,在取得了开门红之后,范苏圆和凌智也并不讳言自己的目标就是期待能比“师兄师姐”们在平昌时更进一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站上领奖台,让国歌奏响,让国旗飘扬。”

中国冰壶混双都两连胜了,规则你还没搞懂吗?

2月2日晚间,冰壶混双项目先于开幕式亮相,不少网友感慨,“冰壶反转太快了!冰壶太烧脑了!”比赛虽如火如荼进行,但我们对它的规则却一知半解,例如,冰壶比赛如何计分?冰壶比赛为何一直擦冰?比赛中队友的高声呼喊传递了什么信息?今天体坛带您聚焦冰壶规则的主要框架,领略“冰上国际象棋”的内在魅力!

冰壶的比赛赛道长44.5米,宽4.32米,发球区一端是直径1.83米的圆形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本垒”,另一端的圆形区域,叫做“营垒”,直观上,是4个同心圆,直径分别为0.15米、0.61米、1.22米和1.83米。冰壶场地的前后两端各有一条蓝线,被称为“前卫线(前掷线)”和“后卫线”。比赛中所有掷出的冰壶都必须在前卫线(前掷线)和后卫线之内,否则该枚冰壶被视作无效。

男子冰壶和女子冰壶每队由5名(1名替补)选手组成,一般按照一垒队员、二垒队员、三垒队员以及四垒队员的顺序投掷,每队轮流投掷8个冰壶,每队参赛选手每局可投掷2次,1次投掷1个冰壶。每场比赛分为10局,每队各有38分钟的思考时间。

冰壶混合双人比赛是由一男一女两名运动员组成,没有替补运动员。每局比赛中,每队共有6个冰壶,其中1个冰壶在本局比赛开始前,根据队员的技战术安排,提前放置,剩下的5个冰壶投掷出手,投掷第一壶的球员也必须投掷最后一壶。每局的前四个冰壶不允许击打,无论是对方的还是本方的冰壶,从第五个冰壶开始可以击打。

知道了冰壶怎么玩,那到底该如何分胜负呢?简单来说,就是

两队谁的冰壶在营垒中心点越多,谁就赢得比赛。

当营垒内一个壶都没有时为两队平局,比分为0比0;获胜队有几个冰壶比负队所有壶近于圆心,就能拿到几分。而为了能够让尽量多的壶靠近中心,每一支球队都会采用不同的战术,一些比较基本的战术包括“堵住”对手的前进路线、击打对手的冰壶等等。

在冰壶赛场上,我们经常听到运动员发出大声的喊叫,还有的队员在冰壶前不断擦拭。这个神似拖地的动作,叫“擦冰”,擦冰有两个目的,阻止冰壶减速和改变壶的行进方向。而负责“喊叫”的队员一般为担任四垒的队长或投壶队员,喊叫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给予擦冰队员擦冰指令,“哈哈哈”其实是英文单词“Hurry!”或“Hurry hard”的简称,意为“快速擦冰”;“我我我”是“Whoa Whoa Whoa”,意为“停止擦冰”。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冰壶场地长约44.5米,而且冬奥赛场共有4条赛道,如果不喊的话,队友很可能因为距离太远或外部干扰听不见擦冰指令。

至于为什么冰壶比赛比开幕式还早进行,一是因为国际大赛惯例,二是因为赛程过于漫长。本届冬奥会,冰壶比赛共有30支队伍参赛(混双、男子、女子各10支),使得比赛场次明显增加,赛期也相应地拉长了。因此,冰壶比赛将贯穿整届冬奥会。

冰立方在哪里 冰立方用来做什么的

1、冰立方在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11号水立方与鸟巢中间的庆典广场上。2018年12月26日,国家游泳中心冬奥工程开工动员会在“水立方”举行,“水立方”正式开始改造,启动向“冰立方”的变身。

2、“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承担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水上比赛项目。改造成“冰立方”后,该场馆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承接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项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